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数据资源归集利用中的前沿应用,“薪火杯”研究小组成员牛治远、陈凯逸、修悦恒、彭益飞,在成人导航指导教师任明教授的带领下,携手“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指数”研究组,于7月24日至25日赴南京、上海开展调研活动。调研队伍走访了南京市数据局、中国联通数科物联网创新体验中心、上海数据交易所、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与交流,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小组成员还前往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实践课堂与专业成长

在南京市数据局,调研组参观了南京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了解到南京如何借助智能化平台,整合汇聚城市运行各领域的海量数据,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分析与态势感知,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治理模式。随后,调研组与南京市数据局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南京市在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最新举措和宝贵经验。

在中国联通物联网创新体验中心,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联通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前沿进展有了具体的认识。之后调研组与联通物联网公司的专家围绕数据价值化展开深度交流,重点了解了AI与物联网技术赋能碳足迹管理等前沿实践。

在上海数据交易所,调研组具体了解了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角色和定位,了解了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建设路径,以及围绕提供高效安全合规的交易服务、引导多元主体增加数据供给、培育数商新业态等的阶段成果。随后,调研组与上海数据交易所、数传集团等展开互动交流,分享了在数据要素与流通交易方面的探索与心得。

在中国数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提供商、也是我国首家以数据科技为核心定位的中央企业,调研组详细了解了中国数联在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的战略布局,了解其在智能调度、供应链协同、应急物流保障等核心业务场景中的业务模式,并围绕行业指数构建、数据要素流通机制、数据治理与安全合规等专业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实践活动是成人导航 推进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融合的关键举措。聚焦数据要素领域重要议题,通过拓展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了教学资源与渠道,为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提升其在数据资源管理、行业指数研究等领域的认知,激发了学生在数据领域的研究热情与创新动力。

红色教育与责任使命

2025年7月25,“薪火杯”调研团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庄严伫立在外滩,瞻仰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纪念塔高耸的三块枪状塔体,象征着自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至解放战争以来,为上海解放与新生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塔基深沉的花岗岩浮雕,铭刻着这座城市从屈辱抗争到奋发崛起的壮阔史诗。队员们肃穆列队,鞠躬默哀。回望黄浦江对岸鳞次栉比的陆家嘴摩天楼群,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现代地标闪耀着璀璨光芒,勾勒出国际化大都市的繁荣天际线。这震撼心灵的时空并置——一侧是象征峥嵘岁月的英雄丰碑,一侧是展现盛世气象的时代地标——正是“没有人民英雄,就没有今日繁华上海”最直观、最有力的注脚。丰碑无言,繁华有声,铭记英雄,方能更好地续写盛世。

7月26日上午,“薪火杯”调研团队走进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开展“铭记抗争史诗,砥砺数据报国”主题思政教育活动。四行仓库作为淞沪会战的重要遗址,见证了“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史诗。作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四行仓库保卫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场保卫战以420余名官兵(对外号称800人)阻击日军王牌部队四昼夜,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粉碎了侵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言论,极大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苏州河畔这座饱经战火的历史地标前,队员们透过斑驳弹痕回望八百壮士誓死卫国的壮烈史诗,深刻体悟烽火岁月中的民族气节。在纪念馆内,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展陈和场景复原,深刻体悟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感受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的力量。

勿忘壮士,铭记英雄。

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从四行仓库弹痕墙的血火烙印,到黄浦江畔丰碑灯火的交响,“薪火杯”调研团队以脚步丈量英雄城的精神坐标,对于上海这座英雄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思政教育,队员们感悟深刻:身处灯火辉煌的盛世,更需饮水思源,铭记来时路;手握数据赋能的利器,尤当不忘初心,肩扛新使命。

图片:修悦恒、牛治远

文字:牛治远、修悦恒、陈凯逸、彭益飞

审校:任明、王馨

核发:韩曙光、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