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至30日,在指导老师王彦妍的带领下,“薪火杯”调研团队何赛玉、杨丽、梁懿珍、李洋,同“AI时代数据治理赋能数据价值化”科研种子团队,赴贵阳与黔东南州开展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聚焦数据交易、地方数据发展、民族文化数字化及特色档案保护等议题,为数据价值释放与民族文化传承积累实践素材。

深耕数据治理实践 探寻资产化可行路径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调研团队走进展厅,系统了解其在数据交易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案例。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载体,该交易所自 2015 年成立以来持续创新,建立起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和数据要素登记OID服务平台,服务覆盖工业制造、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等多元场景。之后,团队与公司行业总监刘君慧子展开深度访谈,重点探讨了文化数据与档案数据的数据化、资产化情况,以及在权属界定、资产定价上的难点与痛点。数据要素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在黔东南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团队与副局长苏福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地方数据资源归集的实际情况与具体成效。黔东南州正探索将分散的民族文化数据、民生服务数据纳入统一管理,目前已初步实现部分领域数据的跨部门共享,为地方治理效能提升提供了数据动力,推动“产业-事业-企业”的协同发展。

在黔东南州集美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团队了解了集美的发展历史与主要建设情况,探讨了其在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绿色数据算力建设、文旅数据开发利用上的先进经验。之后,团队与数据工程师、数据标注部门负责人深入交流,进一步明晰黔东南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实践。集美大数据公司以扎实的技术保障能力,在数据安全与价值挖掘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为黔东南州大数据产业的落地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聚焦民族文化传承 探索数字化价值路径

2025年7月28日下午,团队参观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此次访问中,团队成员深入探索了苗族和侗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服饰、音乐、习俗及手工艺等元素。通过与吴厚斌副馆长的座谈会,双方共同探讨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路径、资产化路径以及价值开发路径,特别是苗绣和侗绣的发展潜力。吴厚斌强调了文化资源保护、数字化利用的重要性,并指出与地方政府合作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关键。此外,还讨论了如何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文化资源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签订借展协议以吸引更多的个人和机构参与其中。

在锦屏县文书特藏馆,团队成员参观了锦屏文书展厅,了解了锦屏文书的历史、特性和保护现状,并与当地文书楼和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主题围绕着锦屏文书的保护利用、数字化及其开发利用等方面。团队成员聚焦于数字时代背景下民族特色档案的数据资产化与价值化问题,尤其是数据标准化对于提高民族档案保护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民族档案的未来保护和发展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通过与当地专家和学者的互动,团队旨在为锦屏文书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探讨民族档案在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贵阳与黔东南州调研,团队通过多维度实地走访,全面收集了数据治理地方实践的一手资料,深入掌握了民族文化遗产与特色档案的保护现状及数字化需求。下一步,团队将结合调研成果,深入剖析数据标准化与资产化的实现路径,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有效模式,力求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及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文:何赛玉、梁懿珍、杨丽

图:李洋、杨丽

审校:王彦妍、王馨

核发:韩曙光、闫慧